药物片剂的质量检查

实验目的:掌握药物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熟悉中G药典中收载的三种溶出测定方法(大杯法、转蓝法和小杯法)及其在仪器装置,以及测定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掌握片剂溶出度测定的方法以及药物溶出度测定仪的调试与使用;掌握实验中影响溶出度测定结果的因素以及实验设计中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所采取的措施;熟悉溶出度测定结果的分析和统计学评价方法,利用威布尔概率值拟合求算溶出参数的方法和单因素随机变量的方差分析方法;熟悉溶出度的概念,了解溶出度与口服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关系,以及溶出度的测定在药物评价中的意义和运用。 

实验原理:片剂成品的质量评价可以分为化学评价、物理评价、微生物评价、生物学评价及稳定性评价。而物理评价包括片剂的质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硬度、脆碎度、厚度、含水量等指标。 

(1)片重差异 

《中G药典》对药片质量差异有明显的规定。造成药片质量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压片机的结构、冲模质量、粉末的性能等。粉末的性能对片质量差异的影响主要指其流动性和堆密度。如物料能快速而均匀地流入模孔,药片质量差异就小。因此,压片过程中每个药片的施粉时间很短,物料必须有良好的流动性;堆密度与粒子大小及形态有关,粒子小,其堆密度大,如果粒子的分布较宽,则小粒子易沉于小层,造成药片质量差异大;混合不均匀也是造成药片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2)崩解时限 

影响片剂崩解的因素主要有原辅料的性质、压片压力、崩解剂的品种、用量、疏水性润滑剂的量等。粉末直接压片一般选用高效崩解剂,如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羧丙基纤维素等,或几种崩解剂联合应用;润滑剂以亲水性的为优,疏水性润滑剂能严重影响片剂的润湿性,使水不易透入,致使片剂崩解缓慢;加入方式不当,也会使片剂的崩解变慢,且其用量在一定范围内越多,对崩解的不良影响越大;当片剂有较强的疏水性时,在片剂中加入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可改善其润湿性,加快其崩解;压片压力越大,片剂压力越大,片剂的孔隙率和孔径越小,崩解越慢;有的辅料会使片剂在储存期间崩解时间延长。 

(3)溶出度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检查此项目时,可不再检查崩解时限。溶出度测定是评价药物片剂质量的内在指标之一,也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法。对于溶解度小于0.1-1%的一些难溶性药物,在体内一般均受溶解速度的影响,因而片剂的溶出度主要用于难溶性药物的测定。溶出是吸收限制的过程,同一药物用不同的处方和工艺制成的片剂,其崩解度可能符合规定,但药物的溶出度和吸收却有很大差异,《中G药典》已大幅度增加了测定溶出度的药物品种,并给出了这些药物的溶出度规定限度值Q。影响溶出度的主要因素是药物的粒度、溶解度。另外,亲水性辅料可促进药物的溶出;乳糖具有改善难溶性药物溶出的作用;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改善药物的润湿性和增溶作用,也可以增加溶出;崩解剂和干燥黏合剂对片剂的溶出也有不同的影响;采用溶剂分散法或难溶性药物与填充剂共研磨等方法均可增大药物的溶出。 

(4)硬度和脆碎度 

硬度一般指表面硬度,可用片剂硬度测定仪测定,《中G药典》未规定硬度的大小,但生产企业为了保证药片在包衣、包装、运转过程中片子的完整都对其做了具体的规定;脆碎度的测定《中G药典》已有规定。影响片剂硬度的因素有:原辅料的可压性,压片力度大小和加压时间,粒子大小及其分布,以及物料含水量及润滑剂等。 

仪器与试剂:仪器:溶出度仪、电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1000mL烧杯、0.8um的微孔滤膜、吸量管、秒表。 

试剂:0.4 g/L NaOH、HCl、对乙酰氨基酚片。 实验步骤: 

(1)质量差异测定 

随机抽取药片20片,准确称取总质量,求得药片平均质量后,再分别准确称取各药片的质量,按下式计算药片质量差异限度。 

药片质量差异限度(%)=[(每片质量-平均药片质量)/平均药片质量] ×100% 

根据《中G药典》规定,0.3 g 以下片剂的质量差异限度为±7.5%,0.3 g或0.3 g以上者为±5%,超出质量差异限度的片剂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过限度的1倍。 

(2)脆碎度检查 

取药片20片,准确称药片质量后,置于片剂四用仪脆碎盒中,选择开关拨**“碎脆”挡,振动4min ,除去细粉和碎粒,称量后与原药片比较,其减量率不得超过0.8%。 

(3)片剂崩解时限的测定 

将吊篮悬挂在崩解仪不锈钢轴的金属支架上,随不锈钢轴上升或下降。吊篮浸没在盛有水(37±1)℃的1000mL烧杯中,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25mm处,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支架上下移动距离为(55±2)mm,往返速度为30-32次/min。 

取对乙酰氨基酚片6片,分置吊篮的6支玻璃管中,启动升降机件,各片均应在15min内全部溶化或崩解成碎粒,并通过筛网。如残存有小颗粒不能全部通过筛网时,应另取6片复试,并在每管加入药片后随即加入挡板各1块,依《中G药典》检查,应符合规定。 #p#分页标题#e#

(4)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 1)测定方法 

①测定比较值A* (吸光度) 

取对乙酰氨基酚片20片,准确称量,计算药片平均片质量W。将药片研细,再准确称取相当于平均药片的质量,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溶剂(稀HCl 24mL 加水1000mL)适量,振荡,移置37℃水浴加热使溶解完全,冷**室温,加溶剂**刻度,摇匀,取该溶液5.0mL,用0.8um的微孔滤膜过滤。准确量取过滤液1.00mL,加0.4g/L NaOH溶液稀释**50.00mL,摇匀,以0.4g/L NaOH溶液为参比,于紫外分光光度计25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作为比较值。 

②溶出度的测定  

取上述试剂1000mL作为溶出介质,注入溶出杯内,加温使溶出介质温度保持在(37±0.5)℃,调整转蓝转速为100r/min。取对乙酰氨基酚片剂6片,分别准确称取药片质量W后投入6个转蓝内,将转蓝降入容器中,立即开始计时,经30min,在规定取样点吸取溶出液3.0mL,立即经0.8um的微孔滤膜过滤。准确量取此滤液1.0mL。以下操作按“测定比较值”三项下要求测得吸光度A,并按下式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即 

溶出量(%)=[(A×W)/(A*×W)]×100% 2)结果判定 

根据《中G药典》规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经30min溶解,其溶出限度为标示量的80%。如6片中每片溶出量均不低于溶出度规定限度Q为合格。如6片中仅有1-2片低于Q,但不低于Q值的10%,且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时,仍可判为合格。如6片中有1片低于Q值的10%,应另取6片复试,初复试的12片中仅有1-2片低于Q值的10%,且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值时,也可判为符合规定。 

参考文献:陈虹,颜洁.化工专业实验[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